添加时间:2025-09-18 05:31:34
深圳唐彩国际 X射线荧光光谱(XRF)分析——寻找出土陶器的“身世之谜”(文章来源网络)。
在考古学中,陶器作为古代人类生活的重要遗物,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。然而,由于人为扰动和环境变迁,许多陶器在出土时已经破碎不堪,难以直接通过肉眼观察获取完整的信息。这时,成分分析就派上了用场。
考古工作者面对大量破碎的出土陶片,通过成分分析,能够快速了解样品中元素种类及含量,从而探究陶器使用的粘土种类,探究陶器的工艺水平。成分分析的手段多样,常见的一种是X射线荧光光谱(XRF)。
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(X-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, 简称XRF)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,它利用X射线激发样品中的原子,使原子外层电子向内层跃迁并释放出能量,这种极短过程中产生的光就叫X射线荧光(图二)。
样品中不同元素被激发产生的X射线的能量和波长是不同的,通过捕捉这些二次X射线,我们就可以确定样品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和含量。
如下图,是一件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,它的优点在于便携,可以手持设备在考古现场进行成分检测。
考古工作者用XRF对陈庄遗址出土的一批商周时期软陶、硬陶、原始瓷进行测量,为便于研究,测量结果以化合物的形式表现出来。仪器测出的成分包括SiO2,Al2O3,Fe2O3,K2O,MgO,CaO,TiO2,P2O5,MnO,ZnO,SrO,As2O3。
陶器的制作原料主要是粘土。SiO2,Al2O3是粘土的主要成分;Fe2O3,K2O,MgO,CaO,TiO2,P2O5,MnO这些成分均为“助熔剂”,助熔剂有利于陶器的烧结;剩下的ZnO,SrO,As2O3则为微量成分。
早期先民制陶所用粘土,根据硅、铝以及助熔剂含量的高低,大致分为普通易熔粘土、高镁质易熔粘土、高铝质耐火粘土、高硅质粘土四个类型。因此,通过观察常量元素含量,我们就可以判断陶器使用哪种粘土原料。而Zn,Sr这些微量元素则像“指纹”一样可以帮我们判断粘土的产地。
我们发现,这批样品选择的粘土种类包括普通粘土和高硅粘土,粘土的产地是单一的,应为就地取材。在实际的运用中,考古工作者往往要测量大量的样品,用统计方法寻找规律,将测量结果进行一些可视化处理后,结果会更直观。
XRF分析具有快速、无损、多元素分析等优秀特点,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文物分析领域中无可替代的重要技术,并且随着仪器的发展,人们将继续发挥XRF的优势,对各种文物材料进行分析,以更好地辅古研究,了解人类历史的方方面面。
今天陶瓷考古的内容就到这里啦,有关科技考古的其他内容继续分享,期待与大家的下次见面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电话:0898-08980898传真:0898-1230-5678
Copyright © 2012-2018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ICP备案编号:琼ICP备xxxxxxxx号